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xsbao.cc

笔趣阁小说【www.xsbao.cc】第一时间更新《大宋好官人》最新章节。

d看老嘛,这时候的宋人就喜欢用老眼光看人,不然就不会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个成语了。“先生,我是那种人么”张正书有点无奈,怎么每个人都觉得他是无恶不作之人难道那个倒霉蛋,真的那么惹人厌不成然而,张正书也没办法选,这是天意,轮不到他做主的。虽然教谕没有说话,但他的眼神已经赤果果地说明了一个问题他就是这么认为的。“要是我犯事了,自会有巡捕来抓,怎么可能自己去开封府衙门呢”张正书觉得很可笑,“这不是自投罗网吗”“你是去投案自首的。”教谕理所当然地说道。张正书忍不住一口老血喷出,他之前怎么没看出来,这教谕也不是个迂腐之人,也会说笑的啊“实不相瞒,我在我家田地上弄出了十几架水车、筒车和翻车,吕相公觉得我为乡里做了好事,想亲自见见我哩”张正书半真半假地说道,“前些时日,他还亲自到我家来,叮嘱我要到开封府衙门一晤”吕嘉问登临张家宅邸的事,这教谕也听说了。张正书知道,说谎的最高境界,是九分真,一分假,要不怎么说老实人说起谎来能骗死人就是这个道理了,忽悠你没商量啊“原是如此,那你代我问候吕相公一番”开封府府尹啊,这相当于后世京城市长了,还是司法、施政的一把手,简直是这连举子都考不上的教谕的偶像。“行,包在我身上”张正书大包大揽地说道,“那我走了”教谕不虞有他,心中感慨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他确实是这么觉得的,想前朝的商贾,哪里能谒见高官不被褥羊毛都算好了,甚至当权者看你不爽,得,一个栽赃下去,你就要被抄家。想做官做梦去吧但是宋朝呢,因为过度依赖商业,商税甚至达到了税收的七成之多,哪怕是统治者,也要适当照顾一下商贾了。且不说官员可以经商,就连商贾也能做官,这就是一个大进步然而,张正书却知道,所谓的官商,其实根本不能促使社会的进步。这种商人,习惯了垄断,习惯了赚大钱,却没有冒险精神。这和在土地里刨食,有什么分别只不过从种田,变成在有限的范围内经商罢了。但是,不做官的商贾,那就厉害了。因为没有权力上的需求,所以他们敢拼敢搏。出海贸易那是寻常啦,边境榷场做买卖也是常有的事啦。甚至于走私粮食军械,就没有商贾不敢干的事。他们确实是有冒险精神了,但对国家也是有害的。所以,历朝历代为何打压商贾是有其原因的。张正书却知道,这便是人性了。商人逐利,所以他们敢于走私。官商还有权力上的考量,这种事不敢轻易去做。但据张正书所知,到了北宋这时候,官商走私,已经不是新闻了。因为宋朝的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发展了起来,也使得各级官员贪欲大增。这些官员,已经不满足于做官商牟利了,而且还染指对外贸易,大搞走私舞弊活动,以牟取更加丰厚的利润。官僚政治的腐败,是隐藏在宋朝冗官危机下的更重大的问题。张正书还想着,什么时候击穿这个脓包。虽然,宋太宗时曾经下诏说:“诏中外臣僚:自今不得因乘传出入,赍轻货,邀厚利;并不得令人于诸处回图,与民争利。有不如诏者,州县长吏以名奏闻。”然而,到了元符年间这时候,这一纸诏书就等同是废纸了。官僚经商,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情。而且你也不可能禁止得了啊,官员们随便找个直系亲属来,代替自己经商,不就规避所有风险了吗再不济,找个非直系亲属来,你能拿他怎么样很多人觉得,宋朝是高薪养廉的,殊不知这个印象就错了。不错,宋朝的高官,俸禄确实很高。但一些不入流的官员,俸禄就太低太低了。州县之吏,一月所得,多者钱八九千,少者四五千。如果是守选、待除、守阙等等的官员,那就更惨了,没有实职,要等六七年后才能得三年之禄。算起一月所得,连四五千钱都不到;少者连三四千都难到。哪怕是有禄米供给,也生活窘迫。要是有红白喜事,有什么病痛,更是要举债。至于边远州郡,那些官吏的薪俸更是少得可怜。要不怎么说,贬官就是等于借刀杀人俸禄都不能养家糊口,你说是不是借刀杀人看看苏轼这几年过得如此穷困潦倒,就知道宋朝官员的俸禄有多不平衡了。这也是为什么叶祖洽死都不肯被外放俸禄实在太低了啊再加上这时候财政赤字,入不敷出,情况更是紧急。而那些有权沾染钱财的官员,又是上下其手,更是加剧了财政负担。所以说,北宋这时候已经摇摇欲坠,不是开玩笑的。当然,张正书也无力改变这种事,他能做的,就是把复式记账法传出去,然后让朝廷都效仿,才能堵住贪渎,给财政一些喘息的机会。现在的张正书,自然没想那么远,现在的他,已经满脑子都是曾瑾菡了。“我要不要送些什么给她呢”张正书摸着随身携带的香囊,这是曾瑾菡亲手绣的,他一直都带在身边。闻了闻香囊里香料散发出来的香味,张正书突然想起,是不是要做一瓶香水给曾瑾菡呢“不过蒸馏的装置难弄啊,要花时间对了,香皂”张正书一拍大腿,这可是大杀器啊,他怎么没想起来要弄香皂呢第一百七十二章:又一个赚钱项目张正书是知道怎么用猪油做肥皂的,在肥皂里加入香精,就是香皂了。但是,张正书只高兴了一会,就偃旗息鼓了。因为猪油做肥皂,是古巴比伦人发明的,然而,中国人也不输古巴比伦人。中国人拿什么做肥皂呢没错,就是天然的皂荚。穷人拿皂荚洗衣服,那富贵人家呢,肯定会讲究了些。在宋朝有个行业,专门制作这种肥皂的,叫做“肥皂团”。这“肥皂团”的主料当然是皂荚了,煮熟捣烂了再加上面粉、香料、药材等等揉搓成团,就相当于是香皂了。汴梁城街上那么多浴堂、香汤、香水行,都有这种“肥皂团”卖。当然,价钱也不便宜,毕竟香料和药材都很贵。这么说吧,小孩拳头大小的“肥皂团”,就要卖两百来钱,不是富贵人家根本用不起香水、肥皂都被否决掉了之后,张正书也迷茫了。“送什么好啊”张正书没有提前准备,这时候两眼一摸瞎也是正常的。他倒是想把香水弄出来,但没有了酒精,他就算是弄出香精来也没用啊,挥发不了啊而且,就算是香精也好,也需要蒸馏器才能弄得出来。

笔趣阁小说【www.xsbao.cc】第一时间更新《大宋好官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