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xsbao.cc

笔趣阁小说【www.xsbao.cc】第一时间更新《快穿之叫妈也没用》最新章节。

当天晚上,餐桌上的主食就是黑乎乎的红薯玉米面饼子。王青青扶额:“爸,咱家不是有细粮吗?您老干嘛还做这杂粮饼?”“你买回来那么大一袋红薯粉,不吃留着干嘛?”苗父咬一口黑乎乎的饼子,再喝一口疙瘩汤,吃得喷香。“您以后做饭用细粮,别吃这个了。”王青青交代苗父:“咱家现在不缺细粮吃。”还真是不缺,王青青舍得花钱,隔三差五就去城外的小黑市转悠一圈,家里玉米白面堆了不老少,买回来的鸡鸭还有好几只,可惜苗母不让吃,都关到院子角落的简易鸡笼里留着下蛋。王青青怕苗父再拿红薯粉做饭,当天晚上她就把一袋子红薯粉倒在两只大铁皮桶里泡了起来。泡一泡淘一淘洗一洗,几天后王青青得到了一批质量不错的红薯淀粉,看着淀粉晒干了,苗大嫂拿手指头捻了捻:“这淀粉好,今儿晚上我下厨,给大家打凉粉吃。”王青青扶额,真是,家里的粮食也充足的啊,怎么个个都想着要吃掉她的原材料?这次从被服厂弄回来的布料多,除了一间厨房没被占用,其余的屋子里就留了个下脚的地方,到处都塞得满满当当。苗大嫂不许两个儿子去上课了:“去学校也是跟着老师上劳动课,不是扫大街就是去街道办的工厂里白干活儿,给人家干还不如给咱们自己干呢。”大华二华对苗大嫂的安排并没有异议,家里的活儿除了装卸货物的时候累了点儿,其他都是轻松的手上活计,去学校就不一样了,运气不好被老师抽中去打扫公厕都有可能。大华十四岁,二华十二岁,都是正当学习的年纪,学校里上课就跟玩儿似的,学生随时都能化身红|卫兵,老师们怕挨批|斗,也不敢认真讲知识,离恢复高考还有五六年,王青青觉得她有必要把俩娘家侄儿的学习给抓起来,就算以后不去上班自己做生意,上过大学的总是要眼界更开阔一些。“在家干活也不能耽误学习。”王青青开口了:“每天晚上我给你们讲一个半小时的课。”“晚上好好听你姑讲课。”苗大嫂马上开口附和:“你姑可是老三届的毕业生,她们那时候可不兴上什么劳动课,学得扎实着呢!”大华二华兄弟开始了白天干活儿晚上学习的苦逼日子,王青青把二妞也拎出来一起教,三个人作伴不寂寞。这次又赶了半个月的工,做出了五千件假领子,两千个补丁包,王青青没急着去卖,她把从被服厂买来的不适合做假领子的布料全剪成了一套套的鞋面,连鞋面都不合用的,她准备全糊成鞋底。借了好几家邻居用来糊鞋底的硬木板,她洗好的红薯淀粉终于派上了用场,加上少许明矾,小火慢熬,就制成了粘度极佳的糨糊,在平整的硬木板上刷一层糨糊,整整齐齐铺上一层碎布头,稍微晾一晾,再刷一层糨糊,再铺一层碎布,重复这个动作,厚度达到一厘米左右就算完事,等到完全晾干,就可以用来剪成鞋底子了。这个鞋底减下来后是要经过纳制才可以拿去做鞋的,纳鞋底费手又费时间,王青青自然不会去干这个活儿。有时候供销社有卖纳制好的鞋底,大约是哪个街办工厂的提供的货源,供应很不稳定,倒是不要票,最小的一双五毛,大一个码贵的一分钱,就这一上架很快就能卖空,自己这没纳的大不了便宜一点儿卖就是了。王青青准备卖鞋底鞋面,苗大嫂满心忐忑询问苗青青:“这鞋底也没纳,靠谱吗?能卖得出去不?”“想一想你每次需要糊鞋底时怎么都找不到那么多旧衣裳的为难,你觉得靠谱吗?”王青青觉得这生意挺靠谱。她见多了那种兜里揣上一把瓜子花生,进门了先给人家孩子塞上一把,东拉西扯说上好一阵儿的话,最后临走问一句:“我这两天准备糊鞋底子啊,你家有不要的烂衣裳不?”这样的事儿几乎每个家庭主妇都干过,说明大家都缺糊鞋底的布料,本市的人缺,外地的肯定也缺,那这鞋底鞋面它就有市场。又倒腾了小半拉月,距离上次分钱都过去整一个月了,王青青的货物也备齐了,除了五千件假领子和两千个针线包,还有三千双鞋面一千七百多双的鞋底。这一次的货物品种多,王青青给苗大嫂也办了手续,俩人一起上车卖货,俩侄儿负责来回运送货物。苗大嫂没卖过东西,哪怕有王青青手把手带着,她还是紧张到不行,既不会给旅客推销,算账还糊涂,几次找错了钱,王青青啥也没说呢,她自己就又羞又愤,脸孔涨得通红:“我不成,这活儿我干不了,我还是回家糊鞋底子去吧。”“我的好嫂子哎!”王青青一把拉住要下车的苗大嫂:“谁天生就会卖东西不成,这活儿可难着呢,你没看人家供销社招售货员要求都多高吗?咱们是比不上人家那售货员,可笨鸟先飞呢,多练练不就成了?”“练不了,人家一盯着我数钱我就紧张。”苗大嫂烦躁地挠了挠头发:“我一紧张我就数错。”“顾客要把钱给你,他舍不得啊,他能不盯着吗?你别看盯着你的人,你看你手里的钱。”王青青拉开自己挂在胸前的挎包让苗大嫂里面码得整整齐齐的钞票:“你看看这是啥,亲手把碎布头换成钱拿回家去,这感觉不得劲儿吗?”厚厚一摞的钞票刺激了苗大嫂,她瞄一眼挎包一咬牙:“那行,我再练练。”“第一次干不熟练,咱慢着点儿来,算账慢点儿,数钱也慢着。”王青青极有耐心,两人相携一节一节车厢里慢慢巡过去,苗大嫂渐渐就进入了状态,等到两趟列车走完,她已经能很熟练地一边儿卖货一边儿跟顾客拉上两句闲话了。这次货物多,姑嫂两个人用了三天时间才销完,回到家里一数,三千七百多块钱,除去成本,人均都快六百块了,苗大嫂激动得不行:“这真是,听说省长一个月才挣三四百块钱,咱比省长挣得都多?”算好账,王青青要分钱,苗大嫂拦住了她:“他姑,钱先别分。”第250章 廉价的劳动力26苗大嫂拦住了给王青青分钱的打算:“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咱们长期赁人家的缝纫机,花钱不说还太麻烦了点儿, 咱先拿这钱去买几台缝纫机吧?”“几台?嫂子你可以啊,是个当企业家的料,缝纫机一买就几台。”王青青哈哈笑:“我也早有买缝纫机的打算,钱倒是好说, 就是这票不好弄,没办法。”“咱不去供销社买新机器。”苗嫂子压低了声音:“昨儿个我去被服厂看货,见他们换了老大一批新式机器, 肖主任还说他们厂里换下来的旧式机器都好使着呢,就是可惜个头太大了些, 不好看,不然他指定给他妈和岳母都买一台, 咱又不是当嫁妆聘礼用,管它好看不好看, 好使就行, 咱去买两台?”“真的?”王青青一听大喜,抱住苗嫂子摇了摇:“好嫂子, 你果然有当企业家的潜质, 咱明儿一早就去!”苗嫂子被王青青夸得呵呵傻乐, 乐了半天又一脸疑惑:“企业家是个啥?”“企业家啊!”王青青笑眯眯地询问苗嫂子:“大华纺织厂知道吧?”“知道啊, 咱省城最大的纺织厂, 正式工都快有万把号人了!”苗嫂子连连点头:“解放前火车道都修到人家仓库门口了, 咱铁路局每天都有小火车往返大华拉货, 能不知道?”“大华现在是国营了,他们原来的老东家,郑氏父子,那样的人就算得上是企业家。”听完王青青的科普苗嫂子哭笑不得:“他姑,你可真看得起我。”第二天一大早,王青青带着苗嫂子直奔被服厂,刚到单位的肖主任一缸茶还没冲好,就迎来了王青青姑嫂。听完她们的来意,肖主任一点头:“能行,这些淘汰下来的都算报废了,要是没人买,我们就准备接洽炼钢厂了。”王青青姑嫂大喜,既然按报废品处理,那价格想来不会太贵,俩人跟着肖主任去仓房里一顿挑拣,王青青选了两台磨损较轻的“惠工”牌平缝机和一台包缝机,又选了一台断布机,四台机器六百三十块钱,王青青还按废铁价买了一大堆几台机器上合用的各样零件,又花了一百块。总价七百三十块钱,四台机器外加一大堆的零件,说起来是真贵,毕竟供销社里全新的家用缝纫机除了票也才卖五六十块钱一台,不考虑票,这七百三十块钱足够买十几台缝纫机了,不过在王青青看来,这笔生意物超所值。这几台缝纫机,是正经的工业用电动缝纫机,其性能之优越,远不是普通家用缝纫机所能比拟的,这也是人家大工厂淘汰下来不要的,要她自己去买,先不说有没有门路能不能买到,就算找到门路,新机器的价格也定会比现在贵上许多。找了车把机器搬回去,王青青发愁,肖主任说得没错,这机器确实太占地方了,一间配房也足有二十平方左右,放三台机器倒是正合适,放四台就施展不开了,看来这买房子的事儿得抓紧了。有了这几台机器,王青青的生意如虎添翼,原先最耗时间的缝纫变成了极简单的事儿,在徐师傅家的脚踏式缝纫机上要干一天的活计,用新机器三个小时就能完事儿。原先为了裁鞋底,一家人的手上都被剪刀给磨出了水泡,有了这断布机,王青青不过稍加练习,就能在一分钟内裁出一双鞋底来,那效率,把一家人眼珠子都惊得差点儿掉出来。原料不缺,机器顺手,王青青开始把她这个小小的家庭作坊进行模式化管理,苗大嫂带着一个侄儿负责销售,剩下的人由她带着负责进货和生产。原料不缺,苗大嫂就开始觉得人手不够用了,多一个人就能多一份收入,她提出让苗大哥把岗位“转让”出去,跟着大家一起做生意。苗父苗母拼死反对:“不行,做生意这事儿它不保稳,别看你们现在挣了钱了,可这生意能做一辈子吗?万一哪天你们办不下这许可证呢?老大有这份工作咱家还有个退路,要是把岗位卖了,万一生意再黄了,咱们都坐吃山空去?”形势严峻,不能招外人来做工,苗大嫂极其遗憾:“可惜了儿的,要是能招人做工,咱这产量保准还能更大,看着都是钱,就是挣不来。”“可别抱怨了,比比原先你在综合段洗被子一个月挣的那十几二十块钱,现在这一个月挣这么多你还嫌不够?”苗母不爱听她这话:“挣多少钱才是个够?人得有个知足的时候,太贪了招祸。”苗大嫂住了嘴,不能找人做工,那就自己多干,她每天卖完了货回来就自愿加班,干的倒是比谁都起劲儿。日子就这么红红火火地过着,王青青钱包越发丰厚,有了钱什么都不是事儿,听说有职工想转让铁西的小院子,王青青就求上了门去,对方一开口就是一千块。像这样的小院子,职工内部转让价基本上也就是四五百块而已,王青青拿得出这个钱,但是她却不能轻易地拿出来。怕招了人的眼惹出事儿来,她做生意的事儿虽然家里人都刻意地保密了,可毕竟要带着货物来来往往,周围的邻居们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虽说知道了这件事,可大家并不太了解内情,不知道她产量能有这么高,也不知道她能挣这么多钱。现在别人报价一千,她要是一把手就拿出来,那不是约等同于告诉大家她做生意挣了许多钱了吗?王青青跟房主陷入了漫长的价格拉锯战中,一桩房屋转让,谈了两个月也没谈拢,这事儿就传到了彭大元的耳朵里。彭大元的日子非常不好过,自打他给孬蛋限定了伙食支出,却被孬蛋发现他自己吃独食以后,他这个儿子就仿似跟他结了仇,每天见到他张嘴就是:“爸,我饿。”一到他发工资的时候,这个儿子就自动出现了:“爸,该给伙食费了。”好容易给自己加个餐,买了一斤猪头肉二两烧酒,刚吃两口孬蛋就钻了出来,二话不说端起饭盒就往嘴里倒,往往气得彭大元破口大骂。而他的钱票得日日随身带着,只要敢一个疏忽拉在宿舍或家里,孬蛋就能闻着味儿给他偷拿个精光。骂了不听,打了会嚎还会跑,彭大元拿这个儿子没有丝毫办法,每天都气得要吐血。正在他头大无比的时候,听到了王青青要买房的消息,彭大元眼珠一转,把自己收拾了收拾,就找到了王青青门上。“青青,听说你要买房啊?”彭大元笑得殷勤。“是啊。”王青青并不准备让他进院子,她把着大门,俩人就站在大门口说话:“你有啥事?准备把你南二区的院子卖给我?”

笔趣阁小说【www.xsbao.cc】第一时间更新《快穿之叫妈也没用》最新章节。